江南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播音来稿 |校内校外的那些精彩瞬间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177

帖子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7:3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版面编辑:陈明浚(实习记者)杨琳娜(实习记者)】
古韵天成
【新文人 播音部】月湖有成片的银杏林,深秋寒意刚起,银杏树干上被颜色明亮的装饰物包裹,哪怕是未来萧瑟的冬夜里,也不会冻坏树干子,阳光把银杏叶透亮,树干子周遭的残叶被照的发亮,照去许多瑟瑟,林中的人群往来,或拍照、或停歇,都在感受中午恰好的温度里的那份小惬意。

越过银杏林便是月湖,灰白的墙体间偶尔有几个镂空的窗,配上经典园林里的芭蕉叶,逆着光,凑着远处的萧声,将氛围衬托的很好,声悦景,景中人。又恰恰是因为月湖这独有的韵味,促发了吹箫人乐里的细碎且沉重的情感,伴着萧声,入里走是被水汽氤氲的长廊,曲曲折折,统统冗杂在湖里化作水面的波光粼粼。湖边的树杈上停歇着三两只灰鸟,暖光的慵懒里多了份灵性,湖面对岸是秋意的金和红,树梢上留着零星的绿,树影斑驳里是月湖文化角里雄厚壮丽的男高音,经典的红歌盘绕耳边,心思被带入一种中国的红里,那种激昂的情感几乎无法用语言诉说清,那么的难以琢磨。

  沿着湖,走过了许多石桥,跨过坎门,绕过几个弯是宁波茶文化博物馆, 门内置放着遗留着残荷的水缸,素色的墙面偶尔的水渍成了点缀,里头暗格子窗后的庭院里似有茶香,淡淡的不招人注意,和这月湖通体一样素的不打眼,却又有着那种水泥钢筋无法比拟的人情味,那是嵌在墙里的,存在每个小角落的园林布置里,那么随意却不是精致。
出了茶博物馆,便一眼瞧见余辉倾洒在湖面,被微波的湖水带动着摇晃,泛着令人心神牵漪的微光,亮人眉目,湖岸长石凳上的老人静静的观着这湖上的天鹅船以及船上或而嬉笑的他们。
    这景色太醉人,惹得游客举起相机摄下,江南水乡里的划船,树道这一副画卷般的风光。                 
文稿:吴云金(实习记者)
剪辑:洪德珊(实习记者)
摄影:吴云金(实习记者)
摄像:吴云金(实习记者)
配音:洪德珊(实习记者)
责编:张佳栋(三星记者)
       卢益泽(二星记者)
志交会进行中
        【新文人 播音部 第四组】12月2日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暨2016年志愿者服务交流会(简称志交会)继续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展开。“志交会”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办、民政局等政府机构共同举办。
          冬日的甬城,被志愿者温暖。本届志交会有来自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区市的80余个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近50家捐资企业代表等共计300余名代表参会。志交会上还有来自全国的504个志愿者服务项目,涵盖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环境保护与节水护水等九大领域将在现场集中展示。

          本届志交会在“青春志愿行 共筑中国梦”的大主题下,以“人人志愿+”为主题,将科技、国际、生活融入其中,旨在进一步倡导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人人能为,志愿服务不仅门槛低,而且是可进入国际化、科技化、人文化、生活化的精神时尚。

           此时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内正开展优秀项目公开路演,让参观者更深入了解志愿服务国家项目在创新社会治理格局中的深刻内涵和长远立意。路演结束后,我们采访了一位志愿者。
        志交会将于12月3日拉下帷幕,但是志愿服务行动永不谢幕。志愿者们以身作则投入志愿者活动中,并做下一下倡议。
文稿:徐雨莲(实习记者)
配音:徐雨莲(实习记者)
拍摄:徐雨莲(实习记者)
剪辑:徐雨莲(实习记者)
责编:陆梦莹(二星记者)
      茅佳威(三星记者)
      陈财余(三星记者)

新文人图片社第二次培训顺利开展

         【新文人 播音部 第四组】 11月29日下午2点,于实验楼306摄影实验室,进行了新文人图片社的第二次拍摄。此次培训由新文人图片社社长陈鹏带领,指导社员们进行了一寸照的培训。


           首先,就平光拍摄,陈鹏耐心讲解了拍摄技巧及注意要点。随后,让同学们进行了分组练习。接着,陈鹏向大家介绍了蝴蝶光及三角光的应用。在场社员们都认真听讲,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逐步改进,总结经验方法。在一次次交流与练习中,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技术。

   培训接近尾声,我们对一位新社员进行了采访。此次新文人图片社培训的开展,让社员们进一步提高了摄影水平,也更好的推进了图片社的工作进程。
文稿:郑识欢(实习记者)
摄像:徐雨莲(实习记者)
摄影:徐雨莲(实习记者)
   配音:郑识欢(实习记者)
责编:茅佳威(三星记者)
      陈财余(三星记者)
  陆梦莹(二星记者)
大一学生采访宁波文史专家龚烈沸
            【新文人播音部】12月10日上午,大一同学周楚翔、夏健航跟随赵淑萍老师走进天一阁,进行了“名人约谈”的第二站——采访我市著名地方志专家龚烈沸老师。

        龚烈沸老师为天一阁博物馆地方志部主任,长期从事宁波地方志编纂及地方史志、地方文献研究。著有《宁波古今方志录要》、《宁波现存碑刻碑文所见录》、《风雅海曙》、《话说天一阁》、《宁波中医药文化志》、《舌尖风雅——宁波下饭诗500首》、《徐时栋年谱》等多部著作。
       同学们在采访中,听取龚老师介绍其新著《徐时栋年谱》,了解了藏书家、书法家、诗人徐时栋的生平。徐时栋一生酷爱藏书,历经坎坷,矢志不渝,仅藏书楼就有三座。藏书时使用过的藏书印也有近二十枚之多,如“古明州烟屿楼徐氏收藏印”、“徐时栋手校”、“烟屿楼”、“徐十三”、“城西草堂”、“水北阁”等等。龚老师在著《徐时栋年谱》时,对这位月湖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徐时栋年谱》史料翔实,体例完备,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

   采访中,龚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和业余爱好。同学们认真聆听,并作了拍摄记录,整个上午,收获满满。                                        文稿:夏健航(实习记者)
摄影:夏健航(实习记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南大学论坛  

GMT+8, 2025-7-2 05:59 , Processed in 1.713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Designed By TSMINI.COM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