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 | 江南大学陶谦: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复制链接]

63

主题

82

帖子

3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向西行驶,驱车两个多小时,穿过一片绿洲,被誉为戈壁明珠的石河子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石河子大学的冬天寒风凛冽,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江南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的陶谦。这是他在石河子度过的第二个冬天。几乎很难想象,就是眼前这位不起眼的普通教师,却心怀大爱,三次执行援外教学工作,举家之力援建新疆。

毅然受命,始终坚守援外岗位
 1994年11月,在教育部的安排下,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接受援助布隆迪共和国的任务。当时的布隆迪战乱频发,贫穷落后,疟疾、霍乱等传染病肆虐。然而,即使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时年35岁的陶谦还是毅然受命,与爱人朴银实及其他四位老师一起,奔赴布隆迪执行援非任务。
三年多的时间里,陶谦和其他专家在布隆迪大学基特加农学院从事援外教学工作,筹建了农产品加工专业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期间经历的困难难以想象,断水断电那是常有的事。1996年7月,布隆迪发生军事政变,政局剧烈动荡,西方各国纷纷撤侨,陶谦在中国大使馆的帮助下,始终坚守援外岗位,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称赞。军事政变后,陶谦夫妇有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与国内“失联”,电话、书信联系完全中断,音讯全无。以至于1998年初,他和爱人结束援非任务返回北京,与单位通电话报平安时,电话两端激动不已,同事竟然惊讶地说:“没想到你还活着。”在布隆迪的三年,陶谦夫妇始终没有回来过,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全由国内的父母照顾。
由于第一次援非的出色表现,2001年,陶谦再次受命赴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市的国立理工大学执行第二次援非任务。本以为有了第一次的援非经历,这次定会顺利许多。不想,却遭遇了更大的劫难。除了再次遭遇政变,期间更是六次感染疟疾,这在当地是死亡率极高的病症。最终,陶谦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国内带去的青蒿素,从死神手中被拉了回来,并圆满完成了援外任务。
近七年的时间,两次援非,陶谦错过了学校多次的职称申报和课题申请,但他从未斤斤计较,也没向组织和学校提出任何要求。提起这段经历时,他只是很平淡地说:“当时也没多想,就想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只身赴疆,为双方沟通交流牵线搭桥
2006年3月,教育部将江南大学列入“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2014年3月,作为江南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第五位教师,陶谦只身一人奔赴新疆,担任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学院本科教学和对口支援工作。
刚到石河子大学的时候,陶谦用最短的时间听完学院所有老师的课程,详细记录了每一位老师的特点,结合江南大学相关课程、教师授课方法和学科发展,在学科建设和年轻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院青年教师授课水平明显提高,学生评教效果显著。他参与筹办了首届中国·新疆(兵团)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战略研讨会暨对口支援经验交流会,积极联络沟通,邀请到多名江南大学知名学者参加会议,为新疆兵团农产品发展献计献策。此外,他还走进课堂,主动承担起《食品工艺学》《饮料概论》等课程的授课任务。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硬件和软件设施共同协调配合才能做到尽可能的完善。硬件设施的提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需引进足够的资金即可,但是软件就不一样了,需要从细微处着手。”优质的师资力量就是陶谦口中的软件设施。他不仅自己支持新疆,还牵线搭桥,让更多优秀的年轻教师来到新疆支教。在他的努力下,江南大学共有7名教授义务支教石河子大学,30多名石河子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来江南大学培养学习,10名优秀本科生来江南大学插班学习。
十年来,江南大学为石河子大学的师资力量储备做出了贡献,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先后有11名教师考取江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其中,8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还有3名博士在读。在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高达60%,在所有学院中比例最高。目前,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在新疆各大学同类学院中排名已升至第一位,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校企合作发展项目30多项。
从“一个人”到“一家三口”
陶谦的爱人朴银实同在江南大学任教,拥有高级职称的她本可以选择60岁退休,但为了能让爱人安心工作,免除他的后顾之忧,考虑再三,朴银实还是跟随爱人的脚步,来到新疆。得知石河子大学化工学院教师紧缺时,她又重新拿起粉笔,夫妻俩并肩开始援疆工作,成为石河子大学目前唯一的援疆夫妻。现在,她每周上两堂物理化学课,其余时间做科研。她的课程很受欢迎,次次满勤。在同学们眼中,朴银实很有耐心,就像自己的阿姨一样亲切。
去年暑假,辞掉在无锡工作的女儿陶然前往石河子大学探亲,渐渐地她跟父母一样,爱上了新疆,于是瞒着父母在网上寻找工作的机会。当得知兵团招录公务员且她作为援疆干部子女有资格报考的消息后,专业对口的她心动了,为何不试试看呢?她随即向父母提出留在新疆的愿望。陶谦和朴银实看着女儿严肃的表情,一时有点惊讶。但慎重考虑后,他们全力支持女儿的选择。终于,陶然顺利通过考核程序,被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中级人民法院录取,分配到下野地垦区法院炮台法庭工作.
下野地垦区法院炮台法庭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旁的一栋两层小楼内,离石河子大学有两小时的车程。白天,陶然负责接待来访,开庭时担任书记员。晚上,她就住在法庭二楼的小房间,房间不大,却很温暖。在那里,买菜、烧饭、洗碗都要靠自己,只有每个周末,她才会回到石河子,与父母团聚。一个南方的小姑娘,甘愿舍弃外面繁华的世界,克服重重困难,扎根新疆,在外人看来,需要莫大的勇气。但陶然觉得这一切都很寻常,“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伟大的,只是在合适的地方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她表示,不管今后父母选择在哪座城市生活,自己依然会坚持梦想,为国戍边。
跨越3900多公里,来到天山脚下,这个关于 “援疆之家”的大爱故事在这个寒冬温暖了我们。我们试图从他们口中找寻一些豪言壮语,但始终未果,得到的答复只有:“喜欢的事情就要认真做好,这样其实就挺好。”在陶谦眼中,石河子是一座安静祥和的城市。在我们眼中,他简单,朴实,真诚,平和,坚定,值得尊重和敬畏。
来源 | 江南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南大学论坛  

GMT+8, 2025-5-5 02:32 , Processed in 1.7749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Designed By TSMINI.COM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